炎炎夏日,高温天气不仅让人感到闷热不适,还可能引发严重的中暑症状,其中最危险的就是热射病。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如不及时救治,死亡率可高达50%。那么,什么是热射病?它有哪些症状?又该如何预防和急救呢?
\n什么是热射病?
\n热射病(Heat Stroke)就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属于高温相关急症。当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或者进行剧烈运动时,体温调节功能失衡,核心温度迅速升高(通常超过40℃),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肝脏、肾脏等多器官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n热射病的类型
\n1.经典型热射病(非劳力型)
\n高发人群: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体质较弱的人群。
\n诱因:高温天气、通风不良、饮水不足等。
\n特点:发病较慢,但容易被忽视,死亡率较高。
\n2.劳力型热射病
\n高发人群:主要发生在高温环境下进行高强度体力活动的人,如运动员、建筑工人、消防员等。
\n诱因:剧烈运动、水分补充不足、休息不足等。
\n特点: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快,需立即救治。
\n热射病的典型症状
\n热射病不仅仅是“普通中暑”,它的症状更为严重,包括:
\n1.核心体温≥40℃(需用体温计测量,触摸皮肤可能感觉烫手) ;
\n2.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意识模糊、抽搐、昏迷、谵妄(胡言乱语);
\n3.皮肤干燥、发红(早期可能出汗,后期无汗);
\n4.呼吸急促、心率加快;
\n5.恶心、呕吐;
\n6.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衰竭(如肝、肾、凝血功能障碍等)。
\n如果发现有人出现以上症状,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下突然昏迷,必须立即送医。
\n如何预防热射病?
\n1.避免高温时段外出
\n尽量在早晨或傍晚出行,避免10:00-16:00高温时段长时间暴露在户外。
\n2.保持充足水分
\n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建议每小时补充200~300ml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n3.穿着透气衣物
\n选择浅色、宽松、透气的衣物,戴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
\n4.减少剧烈运动
\n高温天气下避免高强度运动,如需锻炼,应选择阴凉通风处,并注意休息。
\n5.关注高危人群
\n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服用某些药物(如利尿剂、抗抑郁药)更容易中暑,需要特别关注。
\n热射病的急救措施
\n如果发现有人疑似热射病,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n1.迅速转移至阴凉处,脱离高温环境。
\n2.快速降温:用冷水(15~20℃)喷洒或擦拭全身,尤其是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用冰袋(包裹毛巾)冷敷颈部、腋下等部位。有条件者可浸泡在冷水中(注意监测体温,避免过低)。
\n3.补充水分(如患者清醒可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昏迷者禁止强行灌水)。
\n4.立即拨打120或送医,途中继续降温。
\n误区澄清
\n1.中暑喝藿香正气水就行?
\n热射病是急症,藿香正气水无法有效降温,必须物理降温并送医。
\n2.热射病只有户外才会得?
\n密闭高温环境(如未开空调的车内、工厂车间等)也可能引发热射病。
\n3.年轻人不会得热射病?
\n劳力型热射病常见于青壮年,尤其是运动员、军人、体力劳动者。
\n热射病是夏季高发的致命急症,但通过科学预防和及时救治,完全可以避免悲剧发生。高温天气下,务必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关注自身和家人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严重中暑症状,立即降温并送医,切勿延误。
\n本文作者沈桢巍、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重庆市大足区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急症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急诊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急重症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急诊分会常务理事;主持并完成国家及市级课题5项,获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 4篇,国内核心期刊20余篇;主编或参编论著8部,软件著作专利5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针灸辅助治疗呼吸机脱机困难等。(资讯)
\n原标题:热射病知多少?高温天气下的“隐形杀手”
牛配资-股票配资开户费用-顶级配资平台-山西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